joe

读看板实战

最近看完了看板实战这本书, 让我对看板了解一番,之前在参加敏捷活动,大家都说到了看板,我只是知道看板这个东西,但是对于看板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,

看板实战这本书恰好是给看板看得初学者看的.有幸读到这本书,读完后,给自己来个读书总结.

看板实战分为4个部分,

第一部分,学习看板,

通过一个实例来对看板进行介绍.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实际可以的看板,可以了解到建立一个看板的流程和基本了解看板的原则.

讲述作者帮助一个团队进行看板的使用实现,首先作者先了解团队中的问题,然后把每个人的工作内容列出来.让团队了解彼此做的工作,然后通过白板和纸条

把工作写出来可视化.然后把团队的工作流梳理出来,在白板上列出来,并且把之前列出的工作贴到相应的工作流中.  然后通过一个小游戏<硬币传递游戏>

来讲述限制在制品的好处和原理,然后带领大家一起来制定在制品,数量.建立快速通道,制定快速通道规则.最后通过检测在制品的前置时间来作为优化的方向.

从这个简短的故事我们可以很明了的了解一个看板的诞生过程,可以很了解怎么把看板运用到现有的工作流中.但是对于看板的原理还是不是太理解.

第二部分,理解看板

这一章开始讲述看板的原则.

看板方法-----一种在组织中创建渐进变革的方法,由大卫安德森创立并完成著作<看板方法:科技企业渐进变革成功之路>

看板-----有时指的是一种可视化流程管理系统,用以描述生产什么.何时生产以及生产多少,有时指的是实际的视觉信号.

看板系统-----用以跟踪在制品的系统.

看板基于三个简单的原则-----可视化,限制在制品,管理流动

扩展成为六大实践-----可视化,限制在制品,管理流动,显式化流程规则,建立反馈环路,协作式改进.试验中演进

  1. 工作可视化

    规则显式化,建立信息辐射源

    看板墙,工作流映射

    队列,准入准出规则

  2. 工作项

    创建卡片的设计原则:促进决策制定,班助优化结果,展示工作类型和分类

    工作项卡片:简洁明了,要点突出,团队每个人都能理解

    工作类型:不同工作类型使用不同颜色,利于设置优先级,避免黄色的即时贴海洋,有目的的去使用一种颜色

    进度指示器,显示工作项已完成的进度,打点,方框或者字母的方式,总体进度或者每步进展,基于服务等级协议

    工作项的大小:这个工作项到底多大,相对数字或者T恤尺寸

    收集工作流数据:反映工作流动情况的度量指标,可以简单到只记录工作开始/完成日期.高级方式:记录工作项被拉入每一列的日期.保持简单,需要时再在改进

  3. 在制品

    了解在制品

    a、什么是在制品

    在制品是指你手头上正在处理的所有事情,包括正在处理的任务、等着被验证或者部署的工作项、还有那些虽然还没开始处理,但已经等在你的收件箱的事情。

    b、软件开发中的在制品是什么

    尚未实现的需求规则说明、未被集成的代码、未测试的代码、尚未发布的代码

    在制品过多的影响

    上下文切换、延迟带来额外的工作、加风险、更多开销、质量下降、缺少动力

  4. 限制在制品

    a、确定在制品限制

    更低比更高好、人员闲置或者工作闲置、没有限制是不对的

    b、设置限制的原则

    停止启动,聚焦完成、1并不是答案

    c、整块看板,整个团队

    设置在制品数量

    d、基于列的在制品限制

    从瓶颈处开始,选择可以帮助你改进的列,请保持有限的故事,如何可视化在制品限制

    e、按人员限制在制品

    避免多任务并行,减少囤货,常用的可视化方法,1限制每人的头像数量,2每个人一个泳道,给每个泳道设置在制品

  5. 管理流动 

    a、流动为何重要

    消除浪费

    软件开发的7中浪费:1部分完成的工作,2多余的特性,3重复学习,4工作交接,5,延期,6任务切换,6缺陷

    b、帮助工作流动

    限制在制品

    缩短等待时间

    消除阻塞

    避免返工

    跨职能团队

    c、每日站会

    站会的常用优秀实践:1站会很短,2站会准时开始,3站会要聚焦重点,4站会要有规律

    每日站会的看板实践:1关注事而不是人,2遍历看板,3关注味道,

    发挥站会的最大价值:1扪心自问,2处理错误的工作,3不理解工作的规则,4自发改进

    d、管理瓶颈

    约束理论,1发现瓶颈,2充分利用瓶颈

    1.识别系统约束,2充分利用约束,3,使其他工作服务于充分利用约束这一步,4打破约束,5重复

通过第二部分我们基本能够了解到看板的原理,能够使用它到我们自己的工作环境中来。

第三部分,高级看板

通过第二部分我们了解看板的原则,它能够帮助我们使用看板,对于看板的一些外围高级实践在第三部分会讲到

  1. 服务类别

    显式化优先级策略,保证优先级的工作也能得到关注,帮助团队自组织,降低协调成本

    a、紧急情况

    相对于正常工作流的例外,优先级高于正常条目,占看板墙上一个单独的泳道,不计入在制品限制,可能需要根因分析

    b、什么是服务类别

       创建一个服务类别要考虑的因素:如何对待和处理类似工作的显式策略,帮助团队自组织

       1可视化,2对在制品的影响,3优先级设定,4不同的工作流

      常见的服务类别

      1固定交付日期类,2常规类,3无形类,4缺陷类,

      服务类别的实践应用

    c、管理服务类别

    1.分割和再分类,2工作项大小很重要,3一些客户比其他客户更重要,4不同的分割方法,5放大、探索而后简化

  2. 计划和估算

    a、计划的安排:什么时候需要计划

    即时计划

    订货点

    优先级过滤:可视化出‘什么是最重要的’

    迪士尼乐园的等待时间

    b、估算工作量——相对而言

    故事点

        相对估算,用以比较工作项的大小,而不是每个工作项的绝对规模

        不能用于团队之间的比较

        常见的序列是斐波那契数列:1、2、3、5、8、13、21

        选择适合你的数字序列

    T恤尺码

        按大小将工作分组,就像T恤的大小一样

        S、M和L最常用

        必要时可以使用XS和XL

        相对估算

       跟踪项目中的真实数据

    c、估算技术

    卡片队列

    计划扑克

    金发女孩

    d、节拍

    迭代和看板

    从基于迭代的流程开始迁移

    看板中的节拍

    不要把看板作为偷懒的理由

    e、用看板的方式做计划:痛苦更少,收获更多

    计划和估算的必要性变小

    理性的归因:客户的诉求

  3. 流程改进

    a、回顾会议

         从流程学习,以改进流程

        建议的步骤

         启动回顾

         收集数据

         产生洞察

         决定做什么

         结束回顾

       更频繁的小问题,而不是相隔时间很长的大回顾

    b、根本原因分析

        5个为什么

        找到真正的原因,解决实在的问题

        找到问题的影响

        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

        可视和协作性练习

    c、看板招式

    通过一些预设的问题来持续改进

    基于科学方法

    面向愿景,采取小的步骤逐渐逼近愿景

    我们讨论了三个招式

          每日改进:用于日常的活动

          改进招式:用于改进流程

          教练招式:用于改进学习者

  4. 用度量指导改进

    a、常用度量指标

    周期和前置时间

    吞吐量

    问题和受阻工作项

    交期绩效

    质量

    价值需求和实效需求

    被抛弃的想法

    b、两个强大的可视化方法

    统计过程控制

    累计流图

    c、用度量指导改进

    度量本身不是改进——它让你知道是否在改进

    无法度量就无法改进

    使用能带来好的行为的度量

    平衡度量指标

    使用易于获取的指标

    优先使用真实而不是估算的数据

    把度量用于改进而不是惩罚

  5. 看板陷阱

    a、只工作不玩耍,聪明孩子也变傻

    b、时间盒对你有用

    c、必要的变革

    d、不要让看板成为懒惰的接口

通过第三部分我们能够学习到看板的一些高级应用和改进的方法。了解到看板的进阶和持续改进。

最后一部分:通过游戏教授看板

讲述了几个游戏,传递硬币游戏,并行数字任务游戏,打点游戏,瓶颈游戏,getKanban,看板披萨游戏

通过这几个游戏能够快速的传递看板的一些原则,马上能够体现出使用看板对我们的效率提升。


《看板实战》这本书是适合看板初学者看的,我正好是初学者,看了这本书对我了解看板,使用看板的收获很大,在工作中的启发也很大,

在以后工作中使用看板,学习看板会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,从现在开始学习。


码字很辛苦,转载请注明来自朱一兵的博客《读看板实战》

评论